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记忆 | 这条诞生在七百多年前的轴线,远比你看到的精彩!

北京发布
2024-10-02


中轴线


北京


Beijing

Central

Axis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饶强 摄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条壮美中轴线,统领着北京城的空间格局与城市功能,展现着大国首都形象和文化魅力。沿着这条古都之脊,一幅壮美有序、古今交融的城市画卷徐徐舒展。


《瞰·北京》:三千年的施工图纸


今天,我们就跟随北京地方志专家,历史学者谭烈飞一起,了解一下这条壮美中轴的前世今生。









线


北京中轴线

建构在

这一张张金名片上


成为北京

乃至中华民族

的骄傲


Beijing

Central

Axis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饶强 摄


十五张金名片

筑起的轴线

文/谭烈飞



北京中轴线由北向南从钟鼓楼到永定门,由15处历史景观建筑撑起,其中,故宫、万宁桥、天坛已经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其他的也都是重量级的北京金名片。北京中轴线建构在这一张张金名片上,成为北京乃至中华民族的骄傲。


对中轴线的关注和研究,贯穿在我的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中。多年来为她踏勘,为她思考,为她奔走,为她自豪……而今天,听闻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消息,激动之余,也再度为她回首,情不自禁地为她书写。


在故宫眺望景山。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赵瑞 摄


北京中轴线

变化可真不小


北京中轴线的形成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元大都时期,逐步成为北京的脊梁和这座城市的主干。


我在阐述中轴线的时候,是将中轴线的演变放在三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理解它的文化特征的,笼统地说是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北京经历了封建帝制时期、民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北京从皇都到推翻帝制偏于一隅的故都,再到新中国的首都,天翻地覆的变化,使这条轴线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历史的推动者,无声地叙述历史的传承和历史的进步。


古代的北京中轴线是以皇帝为中心,“中”和“轴”都是礼制的具体表象,所呈现的是皇权至上、皇帝至尊。其中的“中”用于建立秩序的制高点,我们可以借助红墙金瓦看到金碧辉煌的故宫三大殿,九五之尊、真龙天子,所代表的是亿兆景从的神圣;而“轴”则是通过建筑物化的手段,来通过建筑的高低、排列的大小、色彩的强弱来衬托“中”的恢宏和尊贵。“中”和“轴”都是封建礼制的物化和演绎,是为凸显皇帝的神圣地位而精心设计的。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城,是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赵瑞 摄


民国时期,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对中轴线的改造,包括天安门前的道路被打通,从封闭状态到开放格局建立;对前门地区的改造;开辟社稷坛、天坛、先农坛为市民公园;对前门箭楼的改造等,从古代北京城所构成的空间秩序处处体现为皇权服务,进而体现平民化。


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箭楼的改造,居然请一个外国人来主持设计:把施射箭弩、架设火炮的箭窗,安上了玻璃,在箭窗上面还增加了西洋样式的窗洞券和端墙巨大的水泥浮雕,箭楼中间围以近似于白色汉白玉的护栏,在中国古典风韵中,融入了西洋意趣,其实这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我曾经担心在中轴线“申遗”中会有人以“真实性”“完整性”为借口,对中轴线提出质疑,但民国时期的这些“改变”实际上是历史的进步与必然。


正阳门是北京老城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武亦彬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中得到有绪传承。这些传承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时代的巨大进步。


天安门广场经历了由封闭到开放的巨大变化。广场面貌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思想和时代精神。


对天安门的修复与改造,使天安门从皇城的正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天安门城楼作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精神象征和新中国的象征,正式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


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总建筑面积超过了紫禁城建筑的总和,仅此一座建筑的体量,就使城市的重心由紫禁城转移到天安门广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稷坛的正南方200米处建起人民大会堂,在太庙南200米处建设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使古代的“左祖右社”得以有序传承,赋予了全新的理念。


景山作为中轴线上最为突出的地理坐标,融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1954年10月改建为北京市少年儿童文化公园。


其中一个细节是,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强调要把最好的设施留给少年儿童和普通劳动群众,接着,将景山寿皇殿及西北部的建筑群辟为少年宫,将旧时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辟为劳动人民文化宫,直接交给北京市总工会管理,体现了新一代共和国领袖的初衷。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已成为国家活动和人民文化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的举办地,自形成至今始终是国家礼仪文化传承的见证。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赵瑞 摄


在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中,历史上的中轴线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广场的规划突出了旧有中轴线在城市规划与发展基准线的作用。


1952年8月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测量四角坐标推算中心坐标确定中心点,就是要将纪念碑建在中轴线上。建成后,曾先后测量过两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心点仅偏于中轴线东约10毫米,正建在中轴线上。


为了保证毛主席纪念堂建在中轴线上,建设之初,计算了天安门洞中心与纪念碑中心的方位角,以天安门和纪念碑向南延长至正阳门后,以城楼正中底座北边线沿中轴线往北200米处,设立纪念堂的中心坐标。


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天安门中心与正阳门中心均在中轴线上,相关建筑如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都不偏不倚紧扣中轴线。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由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构成。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张岩 摄


中轴线的演变

有这五个特点


北京中轴线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演变,其建筑形态与使用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有”的特点。


天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位于北京老城外东南部,北京中轴线东侧,与先农坛东西对称。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赵瑞 摄


一是传承有绪。自元代大都城的建设,经历了明清北京城、北洋政府时期的北京、民国时期的北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在城市的认知与改造中,中轴线如同一条巨龙,纵亘于城市的中心,在朝代与“大势”的更迭中一如既往地得到有绪传承。


二是理念有魂。城市发展中,围绕中轴线的建设,是遵从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中正和谐、天人合一、左右对称的理念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魂魄从未遗失,并一以贯之。

景山及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兼具礼仪祭祀和人造山体以登高游赏眺望全城的双重功能,为明清国家礼仪传统提供了见证。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赵瑞 摄


三是规制有度。对城市的认知、对城市功能的认知、对城市地位的认知,尽管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政治制度,但对于北京的地位的认知是明确的,各种传统规制一直都在实施。在皇权下对建筑高度、建筑色彩有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同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也将城市的历史传承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有明确的规定。“度”是明确的,保证了城市中轴线的完整,创造了“平缓开阔、对称有致、节律有序、轮廓丰富”的空间格局。


钟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迟迟钟鼓初长夜。”作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钟鼓楼是中国古代钟鼓报时传统生活方式的见证。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赵瑞 摄


四是建筑有情。中轴线的建筑设计是有情怀的,突出体现在三个时期、三组建筑上。第一组建筑是明清时期紫禁城建筑群,为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建筑设计上倾注了对皇帝威严的敬仰,营造庄严肃穆、天高地远的氛围。第二组建筑是民国时期对正阳门及周边的改造,受到西方民本主义的影响,第一次打破了封建传统的束缚,也是第一次倾注对城市、对市民的情感,从城市为“天”服务,到发挥城市的功能,考虑为市民服务。第三组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天安门广场的建设与改造,全部倾注和体现于“人民”的地位,把人民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对人民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奥林匹克建筑群展现着双奥之城的魅力。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赵瑞摄


五是故事有彩。中轴线形成的每一段历史,每一段、每一组建筑都有丰富多彩的故事,既有不同历史时期皇家独有的国之大事、国之大势,又有当代无数人的真情实感;既有历史传说,又有文献记载的实例;既有古代建筑建设的能工巧匠,又有当代建筑的大师、青年鲁班;既有在此范围内发生的大事件的惊心动魄,又有市民生活的风土人情。中轴线始终是一条有生命的线,多彩的建筑与多彩的人生及多彩的故事交相辉映。


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上,大兴国际机场展现着潮北京的创新表达。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赵瑞 摄


我和中轴线

的缘分


我是从1986年开始写第一篇中轴线的文章,名字为《中轴线上话佚史》,分为天桥南北纨绔子弟跑飞车,前门关帝庙香火盛,午门前的颁朔礼,彩扎太和门,坤宁宫人与神同乐,朝廷两后市,最后的点题是古老的中轴线,留给后人玩味的东西太多了。自此后,我似乎与中轴线结缘,直至参与了中轴线“申遗”的工作。我的一本专门研究中轴线的专著《北京中轴线上的数字故实》即将出版,中轴线上最具代表性的钟鼓楼报时的108响、太庙比太和殿还要高三尺、前门楼子九丈九、祈谷坛“数”中的宇宙世界、先农坛与一亩三分地等,都成为我要解读的奥妙,为这神圣的中轴线留下美妙的篇章。





作者简介

谭烈飞,编审,北京史研究会顾问,《北京四合院志》常务副主编。曾任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志》副主编,《北京市地名志》和《北京市标准地名词典》专家组组长;《大运河文化辞典 · 北京卷》专家组组长。



来源:《北京》杂志第八期

作者:谭烈飞

编辑:王健恩

推荐阅读:

●  城市记忆|啥?“燕京八景”还有Plus版?暑假抓紧安排!

●  城市记忆|不秀恩爱不撒狗粮,“七夕”还能怎么过?

●  城市记忆|当“北京中轴线”遇上中高考,北京孩子:这题我又押中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